泥巴这种东西可以说是很神奇了

除了能在开天辟地时捏出你我

还能成为大小朋友们最爱的天然玩具

试问谁还没有过撒泼打滚玩泥巴的童年呢!



而在快手上,有这么一位老铁

三忠古建手工青砖青瓦脊兽

(快手ID:Wa—666)

愣是靠着一手玩泥巴的手艺

把流传千年的非遗文化做成了一门事业

还成功吸引了 25 万粉丝的关注!



要说起来,人家玩的可是正经泥巴

熟悉历史建筑的老铁们可能听过一个词

“秦砖汉瓦”

形容的正是我国在秦汉时期建筑装饰的辉煌

也是中华文明建筑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不仅诞生了雕梁画栋的宏伟宫阙

也孕育出青砖黑瓦的传统民居

而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建材

就是这位老铁“玩泥巴”做出来的手工砖瓦



你玩泥巴就是小屁孩

别人玩泥巴,一不小心就传承了个非遗

说到这,那就不得不提到

这位老铁身处的甘肃天水甘谷县

当地的青砖、青瓦、脊兽等制作手艺

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万历年间

距今都有 400 多年历史了

还被列入甘肃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历经好几代人的挖掘保护

才得以传承至今


随着时代发展

这些“秦砖汉瓦”渐渐被钢筋混凝土替代

如今已经越来越少人在坚持手工制作

而在他快手发布的 400 多条视频中

几乎每一条都是匠人与砖瓦



在他的快手中

瓦匠这门职业,也开始重现往日的光彩

你甚至能看到从黄泥到青瓦的制作全程

手君看完真的觉得大开眼界

这是其他地方都看不到的手艺啊~



首先

瓦匠们会把黄泥踩得均匀软和



然后再挥舞起海王的三叉戟

将其垒成厚实整齐的泥胚



下一步就开始做瓦胚

先用钢丝弓切割出一块固定尺寸的泥胚料

再整块沿外侧包裹在瓦胚模具上

并转动模具盘,使泥胚首尾连接成型

整体均匀规整


▲ 真的很像捧着一块巧克力


瓦桶完成后,就可以从模具中卸下

并进行晾晒了



风干过程中

由于模具本身就有木棱条

瓦匠们轻轻一拍,就能把瓦桶分成瓦片


最后再进窑烧制,就大功告成啦~


除了瓦片,他还会向老铁们展示

如何制作瓦当

相比起朴素的瓦片

上面寓意吉祥的动物纹饰看着相当精致


还有方正的青砖

每一块砖脱模时的间距都能保持一致

并且无需测量,一眼为尺

倒扣时绝不会破坏前一块

这是独属于匠人的高超手艺!


更精美的

还要属手工捏制的仿古脊兽

就是古人放在屋檐房脊上的传统雕塑



以及古色古香的云龙壁塑



有了这些砖瓦脊兽

才能重现传统古建翘起的翼角飞檐

与天际相交的灵动曲线

这是屋顶上的绝美中国!



由于制作技艺精湛、出品质量

他们生产出的一些更加精致的砖瓦

甚至会用于古建筑修缮

陪伴那些古迹度过更多沧桑更迭



据当地的新闻报道

如今的甘谷永安村

脊兽、青砖、青瓦等制作技艺

已经成为全村人勤劳致富的一大支柱产业

全村有近 500 人从事这一产业

算上周边 5 个村

一共 6000 多人在传承这门非遗手艺

一年产值接近 1 个亿

可以说是最贵的泥巴无误了!



虽然有老铁在评论里调侃


“同龄人都买房买车了,你还在这玩泥巴!”


但更多的人是在羡慕

他能把玩泥巴做成一门事业!


“这就是把玩泥巴玩出了最高境界”


“真好,又可以玩泥巴又可以挣到钱”



整日浸泡在泥地里干活的瓦匠们

不仅是靠自己的真本事吃饭

更用双手传承着一份厚重的中国古代建筑史

曾有一句诗感慨瓦匠这门手艺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如今,在快手上

这句话将不再会成为现实

匠人们不仅能得到不同以往的关注

这门历史悠久的非遗技艺

也能被更多人欣赏和接纳


近年来,“新中式”建筑审美渐渐兴起

仿古建筑简洁素雅的白墙青瓦

已然成为许多人追捧的住宅风格

随之而来的

一定是对传统建材的强烈需求

手君相信,就在不久的将来

“秦砖汉瓦”将引来更广阔的市场

也让非遗匠人们从中获得更多传承的力量!

*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